关于基孔肯雅热,你需要知道这些
2025-08-07 09:38:5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 | 编辑:曹智莹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53

本起基孔肯雅热疫情715日公布以来,截至8224时,佛山当日新增258例,累计报告7528例。

1 2025年广东省佛山市基孔肯雅热疫情累计报告病例数统计图

2 2025年广东省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地市分布图(数据截至7月26日)(注:上图合计数为4813例,与广东省通报的4824例相差11例,主要为7月20日前佛山市输出至广东其他地市病例。)

最近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关注!

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呢?

今天,我们就用通俗的方式给大家讲清楚

这到底是种什么病?

为啥会让人这么疼?

又该怎么防?

NO.01

基孔肯雅热到底是什么?

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名字来自非洲斯瓦希里语“Chikungunya”,意思是“弯腰曲背”——这正是患者因关节剧痛被迫弯腰的真实写照。它不像感冒能通过空气传播,也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染, 这种病毒的“帮凶”是我们熟悉的白纹伊蚊(俗称“花蚊子”)和埃及伊蚊当感染病毒的人被蚊子叮咬后,病毒会在蚊子体内“安家”,8-10天后,这只蚊子就成了“移动病毒库”,再叮咬健康人时,病毒就会顺着唾液进入人体,引发感染。

NO.02

“疼痛三部曲”拆解

第一步

高烧突袭,感染后3-8天,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,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高烧,体温直冲39℃以上,可能持续1-7天,易被当成普通感冒,但它很少有咳嗽、鼻塞,更多是“纯发烧+浑身酸疼”

第二步

关节剧痛,高烧还没退,病毒就把“矛头”对准了关节,病毒专门破坏关节滑膜(关节里的“润滑剂组织”),引发炎症,尤其是手腕、脚踝、手指等小关节,引起剧烈疼痛。严重时端杯子、走路都困难,甚至弯腰、翻身都疼得龇牙咧嘴——这就是“弯腰病”的由来。这种疼痛还会“游走”,今天手腕疼,明天可能转移到膝盖,让人防不胜防。

第三步

皮疹现身,发烧后1-5天,约一半人会出现红色斑丘疹从躯干蔓延到四肢,这是免疫系统反击时,皮肤作为“战场”留下的痕迹。

NO.03

得了基孔肯雅热该如何治疗?

目前,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,也没有预防疫苗,基孔肯雅热属于自限性疾病,多数患者预后良好,治疗以“对症支持”为主:

退热止痛:

高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(如温水擦浴),或服用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(避免使用阿司匹林,可能增加出血风险)。

缓解关节痛:

急性期需注意休息,避免关节过度活动

重症护理:

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需住院治疗,密切监测生命体征,预防器官损伤。

NO.04

如何预防?

防蚊灭蚊是关键,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

清理蚊虫滋生地:

伊蚊喜欢在小型积水处产卵,及时清理家中花盆托盘等容器中的积水,每周给花瓶换水并清洗内壁,从源头减少蚊子滋生。

做好个人防护:

在清晨、黄昏等蚊子活跃时段,减少前往树荫、草丛、水边等蚊虫密集区域;外出时尽量穿长袖衣裤,室内使用蚊帐、纱窗、电蚊拍,或点燃蚊香(注意通风)。

及时发现与隔离:

如果出现突发高热伴关节剧痛,且近期有蚊虫叮咬史或去过疫区,应及时就医。患者在急性期(发病后1周内)需做好防蚊措施,避免被蚊子叮咬后将病毒扩散给他人。

无积水就无伊蚊

无伊蚊就无基肯孔亚热

及时清理积水死角

做好个人防护,保护自己和家人

一起行动起来吧!

责编:曹智莹
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

  下载APP